揭示阅兵训练的秘密:如何练习统一队形?
9月17日,在阅兵训练中心,为了确保动作一致,教练们一个接一个地调整运动员的动作。
每分钟112步,每步75厘米;腿踢高度线、步距和女性成员的裙摆内摆线必须相同高度;仪式广场队三名旗手所持的党旗、国旗和军旗一直保持45度角...长达80分钟的阅兵见证了新时期中国士兵铁军的形象。
钢是如何回火的?几天前,记者走进阅兵训练场,近距离观察了徒步旅行队三个小时的艰苦训练。
初秋是老舍在北京最美丽的季节。从远处可以看到每座塔和拱门。
初秋也是林语堂的“珍珠玉城”,有紫色和金色的屋顶,宫殿和亭台楼阁。
然而,对于阅兵和训练场地的官兵来说,他们的目光只集中在更严格的训练和更好的动作上,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周围的风景。
空宽阔的训练场,陆军的绿色,海军的白色,陆军的蓝色,空各队在不断的叫喊中做着不同的动作。每顶帽檐下都有一张经过长期训练的“阴阳脸”。
“听命令”,“站稳脚跟”,“保持头脑清醒”...徒步旅行队仪式队的第一名成员在教练的指导下,重复了他做过一千次的动作,而领队张洪杰则站在一旁观察每个人的步伐。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的前旗手,张洪杰参加了多次全国阅兵。
「虽然所有参加游行队伍的成员都有稳固的基础,但游行队伍的要求却较高,他们必须不断提高。
”张洪杰说,这种卓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
例如,如果用尺子测量,运动员的腿踢高线,女子运动员的步距和裙内摆线都在同一高度。
三个旗手的三面旗帜在45度角上也没有区别。
“在这里,所有的队员都受到平等对待,一般士兵都一样,年龄也一样,场地也一样。
“仪式小队的成员,无论男女,都很高。男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86米,女士兵的平均身高是1.76米,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精神饱满。
除了步伐之外,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训练对于充分展示被阅读官兵的精神活力和尊严也很重要。
旗手娄明瑞每天训练他的眼睛。
“其他方面都还好,对他的眼睛不太满意。
”卢明瑞告诉记者,因为他对强烈的光刺激很敏感,当他把自己的军事姿态拉到阳光下时,如果时间长一点,眼泪就会流出来。
虽然他通过不断的训练克服了自己的敏感,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强壮,“还有几天,我得再练习一次”。
在联合军乐团的训练场上,最大的考验是原地不动。
所有音乐家,无论是20岁还是50岁,都必须站三个半小时以上,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必须继续演奏。
记者发现,在1300多人的联合军乐团中,许多是第一次参加阅读的女兵。有些人来自军医大学士官学校,以前从事过医疗工作。
“起初,有些人晕倒了,但后来他们慢慢康复了。
音乐家们说,每个人的目标都是:“11”的一天不多。